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、第二大钻石消费国,也是彩宝翡翠主要的消费市场。深圳市作为我国黄金珠宝业规模最大的集聚区,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全新的市场需求,该如何实现黄金珠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?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,目前深圳黄金珠宝产业规模虽大,但产业链条仍有待完善,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
深圳作为我国黄金珠宝产业规模最大的集聚区,自1981年首家珠宝生产企业在罗湖区水贝片区诞生以来,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叠加、持续放大。如今,深圳水贝—布心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黄金、铂金实物提货量已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交割量的70%,钻石实际使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额的80%。
作为业界风向标,面对行业新的发展期,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该如何增强产业链韧性,提升产业链水平,形成更强创新力、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,实现高质量发展?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目前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在要素交易、研发设计、智能制造等环节相对薄弱,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
全面优化产业链条
打开微信小程序,用户动动手指,就能参与黄金珠宝产品设计,在线预览产品的3D模型——这是深圳金雅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去年9月上线的云定制系统。该公司品牌部总经理肖莹洁告诉记者:“我们在小程序中甄选了千余款个性产品,提供海量款式,并提供超过110种场景分类,满足用户各种类型选择。企业、个人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参与设计,快速获得报价,并凭借3D智能研发制造中心满足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生产安排。”
“面对黄金珠宝市场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、个性化的特征,我们通过整合产业供应链资源,将国际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有效结合,推出了黄金珠宝行业数字化云定制平台,形成业内最大的黄金珠宝3D智能制造研发体系。”肖莹洁说。
ALLOVE只是深圳珠宝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记者从罗湖区税务局了解到,截至7月13日,罗湖区拥有珠宝商事主体18623家,以其逐步形成的完整珠宝产业链孕育出ALLOVE、周大生、爱迪尔等40多家国内知名终端及批发品牌,吸引了金一、中国黄金等10多家上市珠宝企业入驻。
“黄金珠宝行业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,存在着巨大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。”深圳市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周建军告诉记者,“作为深圳传统优势产业之一,黄金珠宝业目前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、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,但从全产业链来说,短板仍比较明显。加工制造和展示交易是我们的强项,前端的原材料交易、设计研发、人才培养三大环节仍相对较弱。”
向智能制造升级
“未来已来,欢迎你来。”在深圳智未来首饰有限公司,董事长任进向记者展示了当前珠宝智能制造全过程:“仅需1个工人、1台电脑,连接1台PLC和12台数控机床,即可控制整套加工系统;通过终端门店实时定制,消费者可以实现珠宝DIY——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珠宝定制服务。这将破解行业劳动密集型难题,实现标准化、个性化、批量化F2C定制珠宝首饰生产。”
记者了解到,自2018年起,罗湖区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,引导企业向规模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;通过实施技改投资倍增计划、机器人替代计划等,持续强化产业发展内生动能。
“目前,我们正从原材料、人才、研发、设计等各个环节着手,推动行业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”周建军告诉记者,“我们的目标是由制造中心向‘智造’中心转变,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,由工业制造向消费品牌转变,由规模生产向高端定制转变,由国内龙头向国际知名转变,全面促进产业向智能化、规范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。”
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、有序竞争,加强行业质量检测服务必不可少。“一直以来,我们始终坚持以技术引领,规范行业发展。”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NGTC)深圳实验室副主任黎辉煌告诉记者,他们的检测范围已涵盖整个产业链,并与NGTC深圳珠宝研究所合作研发了足金、玫瑰色金合金等标准样品,开发出一系列珠宝检测仪器,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。